专家:许嘉鸿(心血管内科)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医院外的全程随访管理尤为重要。而疫情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慢性心衰患者的就诊随访,因此慢性心衰患者要避免因自我管理不当而发生的病情变化。如何尽量平稳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是心血管科医生和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1.细致观察,认真记录疫情期间,患者要养成习惯认真记录血压、心率、体重、出入量、活动量以及各种心衰相关的症状、用药。尤其血压和心率是反映心脏基本功能状态的指标,同时也能反映药物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目前很多血压计都可以在测血压的同时获得心率数,推荐晨起后、夜间睡觉前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
2.监测体重,管理容量
保持容量平衡是控制心衰的关键之一,容量过度会加重心衰症状及导致住院,容量不足则导致低血压症状及影响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心衰患者要特别注意管好“水”。
为了保证精确计量饮水量,心衰患者家中应常备有刻度的杯子,并随时记录。人体出液的方法主要是小便,除此之外还有大便、出汗、体表蒸发等,其中尿量是最主要的也是计量最简单的,常备一个有刻度的尿壶或量杯每次小便量一下,计算从早上7:00到次日早上7:00所有尿量,即24小时的尿量。心功能稳定情况下应维持入量与出量差不多,若入量高于出量,则应该更严格地限制饮水,必要时增加利尿剂的应用。
体重是一个测量简单、有针对性的判断心衰病情变化的指标,推荐患者每天清晨排便后、进早餐前穿同样的衣服测体重并记录。如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千克,或每天体重的增长达到1千克以上,考虑心衰正在逐渐加重,需加大利尿剂的剂量或及时咨询医师调整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做到自我控制饮水,尽量避免进食汤等液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