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患者经常合并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重合并心衰的患者比例在30%~50%1-4,这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糖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可引发氧化应激,激活多种炎症通路,破坏心肌细胞,引起病理性心脏重构,主要反映在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心脏重构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衰发展的关键机制,与死亡率和心衰住院有关5-7。伴有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与不伴2型糖尿病的相比较心功能和预后更差8-9。尽管目前很多临床研究的结果提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都可以看到获益,但有趣的是在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中,合并或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改善心脏几何结构和功能上获益却不一致10-11。
PROVE-HF研究12显示NT-proBNP浓度降低与逆转心脏重构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获益可能主要是由逆转心脏重构带来的。因此本研究中(本研究为PROVE-HF研究的事后分析)研究者试图观察在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合并或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在逆转心脏重构方面的获益是否一致。
02
研究方法
PROVE-HF是一项52周、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研究,共纳入名慢性HFrEF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并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6.5%的患者被分类到2型糖尿病组。按照FDA处方信息进行药物滴定,目标剂量为97/毫克,每天2次。在基线检查时、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14,30,45,60,90,,,天时检测NT-proBNP水平;在随访第2,3,4,5,6,7,8,9,10次时测KCCQ-23评分。
研究终点:观察NT-proBNP改变水平,LVEF,KCCQ-23评分。
03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情况见表1:
名入组患者中,有名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45.5%);患者平均年龄为65.1±12.4岁;(28.5%)名女性患者,(22.7%)名黑人患者。2型糖尿病组BMI(32.6kg/m2),中位心衰诊断时间(84.3months),NT-proBNP浓度(pg/ml)大于非糖尿病组(30.2kg/m2),(68.5months),(pg/ml)。2型糖尿病组中位糖化血红蛋白值为6.8%,人(34%)使用胰岛素,19人(5.2%)使用SGLT2抑制剂。
NT-proBNP水平变化见表2:
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NT-proBNP水平都显著下降(P<0.),在2型糖尿病组(-5.6%;95%置信区间:-4.3~-7.2%)和非糖尿病组(-7.1%;95%置信区间:-6.1~-8.1%)的总体下降水平相似(p:0.64)
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见表3,图A:
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之后患者心脏重构参数都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LVEF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和左房指数容积,舒张功能都有所改善。
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LVEF都明显改善,不合并组(9.9%,95%置信区间:9.0-10.8)与合并组(9.2%,95%置信区间:8.4-9.8)相比较统计学上改善更明显(P=0.04)但临床意义不大。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见表4,图B:
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患者KCCQ-23评分都明显改善。
非2型糖尿病组患者(9.3分,95%置信区间:8.6-9.9)KCCQ-23评分略高于2型糖尿病组患者(8.6分,95%置信区间:7.5-9.8),没有统计学差异(P=0.07)。
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脏重构相关性见图C:
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患者中(r=-0.33;P<0.)NT-proBNP浓度变化与LVEF变化相较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患者(r=-0.15;P<0.01)关联更密切。同样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患者中(r=0.22;P<0.)NT-proBNP浓度变化与KCCQ评分变化相较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患者(r=0.05;P>0.05)关联更密切。
04
结论
本研究是PROVE-HF研究事后分析,数据表明在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当中,无论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沙库巴曲缬沙坦都可以发挥逆转心脏重构,改变生物标志物,改善健康状况的优势。无论心衰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获益一致。
参考文献:
1.SharmaA,ZhaoX,HammillBG,etal.Trendsinnoncardiovas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