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指标解读张宇辉教授解读心血管系统疾

张宇辉教授

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FESC,中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心衰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和中国心力衰竭质控项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JACC:CardioOncology国际编委,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工作多年,积极推动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诊治,擅长各种心肌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以及疑难心肌病、肿瘤性心脏病、淀粉样心肌病、心血管急危重症诊治,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基金,国家十三五课题子课题,独立或具体负责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心衰新药研究和临床协作课题,中国心衰注册研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国家心力衰竭质控等项目,荣获“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获取《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年版)》PDF文件!

质控指标概述

1.目标人群:

“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涵盖所有主要诊断原发病ICD-10编码:I05至I09、或I11至I13、I20-I25、或I42伴I50的出院患者。

2.制定质控指标目的:

2.1建立我国心力衰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2建立指标体系维护和完善的实施方案,为未来指标体系的不断优化奠定基础;

2.3不断提高全国心力衰竭专业的医疗水平,提升总体水平,达成诊疗水平的均一化和同质化。

1

质控指标解读

1心力衰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利钠肽检测率(CVD-HF-01)

定义:单位时间内,入院24小时内进行利钠肽检测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评估规范性、及时性。

说明:利钠肽检测包括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B型利钠肽(BNP)。

解读要点:

1.规范心衰诊断过程中利钠肽的检测率,既强调检测率,也同时强调时效性。原因在于利钠肽随着治疗和病情变化快,尽快检测对心衰诊断的价值较大。

2.强调两个要点,一、是否检测,二、是否24小时达成检测。

2心力衰竭患者入院48小时内心脏功能评估率(CVD-HF-02)

定义:单位时间内,入院48小时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评估规范性、及时性。

解读要点:

1.规范心衰诊断过程中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应用,强调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效性,原因在于超声心动图不仅能够评价心功能,还能对心衰病因进行初步鉴别,尽快检查对心衰诊断的价值较大。

2.强调三个要点,一、是否检查,二、是否48小时完成检查。三、是否进行了心功能评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腔内径检测,室壁运动,心脏瓣膜情况评估,肺动脉压估测等。

3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治疗率(CVD-HF-03)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接受利尿剂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解读要点:

1.强调心衰治疗过程中对于容量超负荷患者进行容量去负荷的重要性,原因在于快速去除容量负荷对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症状缓解非常关键,还能缩短心衰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

2.强调两个要点,一、是否进行了容量判断,二、在心衰伴容量超负荷时是否给予了利尿剂治疗。

4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CVD-HF-04)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ACEI或ARB或ARNI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解读要点:

1.强调心衰治疗过程中,出院时继续给予RAAS阻滞剂处方的重要性,原因在于这类药物能够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预后。

2.强调要点:是否在出院时给予心衰患者RAAS阻滞剂,如未给予应记录原因,包括根据射血分数划定的心衰类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以及是否存在应用此类药物的禁忌症。

5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CVD-HF-05)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解读要点:

1.强调心衰治疗过程中,出院时继续给予β受体阻滞剂处方的重要性,原因在于这类药物能够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预后。

2.强调要点:是否在出院时给予心衰患者β受体阻滞剂,如未给予应记录原因,包括根据射血分数划定的心衰类型(HFrEF,HFmrEF,HFpEF),以及是否存在应用此类药物的禁忌症。

6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CVD-HF-6)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解读要点:

1.强调心衰治疗过程中,出院时继续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处方的重要性,原因在于这类药物能够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预后。

2.强调要点:是否在出院时给予心衰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未给予应记录原因,包括根据射血分数划定的心衰类型(HFrEF,HFmrEF,HFpEF),以及是否存在应用此类药物的禁忌症。

7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使用率(CVD-HF-7)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给予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

解读要点:

1.调查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症的心衰人群中CRT使用的情况。原因在于CRT植入术应该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以节省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同时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2.强调两个要点,一、植入CRT人群应详尽记录手术的适应症;二、对于存在CRT适应症但未植入的心衰患者,应记录原因。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器械治疗方案。

8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CVD-HF-8)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

解读要点:

1.调查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情况。

2.强调两个要点,一、记录心衰患者是否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二、详尽记录死亡原因。

9心力衰竭患者出院30天随访率(CVD-HF-9)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30天随访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对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管理情况。

说明:随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随访、网络随访、门诊随访等。

解读要点:

1.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是心衰易损期,应加强管理。调查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是否加强了随访管理。

2.强调两个要点,一、记录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的存活,死亡,再住院,门急诊就诊等情况;二、如发生上述事件,详尽记录原因。旨在探索我国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易损期内再发生事件的防治要点。

10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CVD-HF-10)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后30天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对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管理情况。

解读要点:

1.调查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情况。

2.强调两个要点,一、记录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是否因心力衰竭再入院;二、详尽记录发生心衰再入院时心衰加重的原因。旨在探索我国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易损期内心衰再入院的具体诱因,加强易损期内心衰防控,降低再住院率,节约医疗资源。

11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内死亡率(CVD-HF-11)

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后30天内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医院对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管理情况。

解读要点:

1.调查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内死亡率。

2.强调两个要点,一、记录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是否发生死亡;二、详尽记录发生死亡的原因。旨在探索我国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易损期内死亡的原因,加强易损期内心衰防控,降低死亡率,提升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本文由“BMJ医疗质量与安全前沿”授权转载,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puth-bmjqs

bjmu.edu.cn。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Bilibili.................Bilibili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

号外号外!楷祺进驻Bilibili啦!

快来B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jcff/1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