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hanluzuode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收录于合集#全国高血压日3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随着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更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降压目标值一直在调整
★专家点评
张宇清教授点评
“降压是硬道理”,经常是各位学术大咖的口头禅。凡事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血压是生理指标,血压升高一方面可以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对于重要脏器产生危害,另外,多种原因会导致血压升高,即高血压也是临床疾病的表现。
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一方面需要将血压水平控制到目标水平(达标);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寻找引起血压升高的病因和诱因,并积极干预那些可逆的危险因素,治疗合并症。
降压治疗并非高血压的全部。基于此,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目前正在积极修订中,指南将根据高血压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诊治的理论基础,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提出全面的指导建议。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多项高血压的降压目标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管理的复杂性,也为未来的高血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
基于目前的证据,降压治疗目标总体趋向更加严格。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应降至/90mmHg以下,如过可以耐受,可考虑接近/80mmHg或以下。加强家庭血压监测,如果血压控制水平较低,即使家庭血压控制到/80mmHg以下,且耐受良好,则不可放松降压治疗,否则将会导致并发症发生增加。
专家简介
张宇清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职于中医院心内科。长期从事高血压与心脏靶器官损害研究与防治工作。擅长疑难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重点从事高血压大规模临床试验等循证医学的研究,包括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CHINA),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高血压的治疗研究-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EVER),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高血压的综合防治研究”(CHIEF),及“中国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干预研究”(CHINOM),国家“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肥胖和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干预技术及策略应用研究,年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远程血压管理项目负责人。
是欧洲高血压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卒中后优化治疗研究(ESH-CHL-SHOT)共同协调人,阿卡波糖干预糖尿病前期合并冠心病研究(ACE)终点委员会成员。
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学部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副会长。
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国际高血压学会Fellow(ISHF)、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会员,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会员,国际高血压学会亚太地区顾问团成员。
JournalofClinicalHypertension副主编,JournalofHypertension、HypertensionResearch、BloodPressure、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等杂志编委。
参加国内外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指南及治疗建议的编写工作。所撰写的重要论文多次为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所引用。是、和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写作组成员,年中华医学会基层高血压诊疗指南执笔人,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写作组成员,年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指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动态血压共识”专家组成员;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动态血压指南”委员会成员,年亚洲家庭血压和年亚洲动态血压共识委员会成员,年ISH国际高血压指南评阅人。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