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衰不易发现听听专家怎么说

据中国心力衰竭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提早至少4岁。

步行后感到气喘、心悸要小心

轻度的心衰:患者从事体力活动会感觉稍受限制

步行路途(1~2公里)、连续上3层楼时,会感到气喘、心悸、心绞痛等;

而中度心衰:

患者步行米~1千米、上2楼就会出现上述症状。

注意轻中度心衰患者在休息时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

当发展到重度心衰:

已经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仍有明显的症状,这时候再进行治疗,效果已经没有早期的好了。

慢性心衰一般起病于基础心脏病,并且有两大典型症状。

症状一,活动耐量下降。

患者在爬楼中会觉得憋气,要停下来休息。随着病情的进展,在不活动的时候也会出现胸闷、气短。例如:睡觉会慢慢不能平卧,垫二三个枕头,或者是半坐卧位,有的甚至要坐起来,才会觉得不憋气、不胸闷,医学上叫做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还有一种病人会出现睡着后憋醒,被迫坐起,喘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才舒服,医学上称为端坐呼吸。

症状二,液体滞留。

心衰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脚或小腿有水肿),用力按压会出现小坑。这可能是最早期的症状,除了水肿并无不适。还有一类患者是腹胀,容易被当成发胖,实际上是液体滞留之后出现了腹水。

中医益气温阳为主

  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有关。因此,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充分休息,并根据心衰程度来限制活动量。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千万不能急,情绪起伏过大容易诱发疾病。保持大便畅通也非常重要,因为便秘患者排便力量过大,也会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建议心衰患者家中备一台家用制氧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易出现慢性缺氧,氧疗除了改善心脏缺氧外,还可以改善头痛、心悸、胸闷、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睡眠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款汤

 对于容易气喘的患者,可用5~10克东北红参炖瘦肉,可以加三七、冬虫草,吃参喝汤,轻者一周喝1~2次,重者一周可喝3~4次,有较好效果。

  而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就要以利尿为主,可用淡竹叶、车前草各5克来泡水喝,但这道茶饮较为寒凉,也可适量加点生姜中和一下,当作每日茶饮即可。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jcff/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