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种疾病可以通过这些运动干预这张对照

生命在于运动!这绝不仅仅是一句俗语,更不是一句空话,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适当的运动,能够预防超过26种慢性疾病,比如说能够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肥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规律的身体活动还可以预防某些类别的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可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率。另外,常锻炼的人生活方式也较健康,如不吸烟。有研究发现,运动可有效地减少男性和女性的烟瘾。由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和淮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专家共同发表的《26种人类疾病的运动干预指导方案》,刊登在《运动与健康科学》(JSHS)英文版上,研究人员通过对26种疾病的运动干预证实,运动可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发挥积极作用。运动能调脂,但幅度较小不论血脂正常不正常,有氧运动都有助于调脂,包括升高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尽管改善的幅度较小。据估计,为提高好胆固醇水平,最低运动量为每周千卡的能量消耗或分钟的运动。运动联合饮食,或运动联合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明显。高强度、大运动量组在不影响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情况下,可降低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好胆固醇水平。运动可防糖尿病经常运动可降低25%~40%的2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5%~0.7%。一次低强度的身体活动就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对脂肪酸的吸收。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和运动强度的增加,效果会更加明显。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坐久了花5分钟走走或站站就有获益。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久坐不动的人,应间歇进行轻度身体活动。运动甩肉很难吃动不平衡,就会长肉,运动还是减肥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坚持运动或可使腹部脂肪减少更多。但高强度或低强度的运动都只与较小的体重减轻(约1.5kg)有关。即使运动期间少吃,运动对减肥的作用仍然有限。冠心病:运动要适度定期锻炼可降低14%的心梗风险。而身体活动不足占急性心梗归因风险的12%。心肌梗死后,运动训练可改善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容积,急性期后1周至3个月开始运动康复获益最大。有氧运动作为心肌梗死或血管重建术(包括支架和搭桥)后患者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可降低26%的心血管病死亡,减少18%的住院。对于冠心病患者,运动可延缓冠心病进展,消退冠状动脉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可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重塑,进而降低心梗风险,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运动对舒张性心衰获益更大与不活动者相比,规律活动(每周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者心衰风险降低10%,达到推荐水平的的两倍和四倍者,风险分别降低19%和35%。对于已确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体力活动不足可导致全因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一倍。此外有研究显示,运动对于舒张性的心衰患者要比收缩性心衰更为受益。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体力不一样,所以,运动因人而异,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30-40分钟,一定要选择自己能够耐受的运动,以及自己喜欢也愿意坚持下来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作者丨康博士来源丨全民精准健康管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lcbx/14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