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破常规救治病患

                            

这段时间,

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患者

比平时明显增多,

其中不乏危及生命的患者。

院方千方百计满足发热急诊、肿瘤放化疗、胸痛和血透等特殊病人的就医需求,全力实施救治,不忽略每一位病患。

与“死神”对决抢救鲜活生命

近日,47岁的窦先生因高血压、糖尿病来医院就诊,期间突发胸闷、胸痛,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急救流程,所有人员即刻到岗,5分钟后,窦先生到达导管室,医护人员已经做好术前准备和有关疫情防护工作。

手术台上,刚刚穿刺成功的窦先生突发室颤,主治医生曹华明立即下达除颤指令,经过3次除颤之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心率、血压持续下降,呼吸停止,生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医护人员一边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一边紧急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最终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植入支架,患者生命通道被打通。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胸痛中心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用高超的医术、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无数次与死神较量,给急性胸痛重症患者提供快速、准确、高效和规范的系统诊疗,从死亡线上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仅近一周,医院胸痛中心先后成功救治胸痛患者10余例,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机。

“单独”治疗室呵护心衰血透患者

前几日凌晨2点,因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王先生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患者是位透析的病人,其小区被封控,按防疫规定只能在定点单位进行治疗,但王先生家人执意要送来医院治疗。

抢救病人的生命最要紧,因为该患者刚装起搏器不久,心力衰竭危在旦夕,解决心衰的唯一办法只有血透。”医院肾内科主任蒋卫杰当即决定收治:“守护住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医生的责任。”

医院领导获悉非常重视,成立了由医务科牵头的心内科、肾内科、院感科、药剂科、发热门诊、门办组成的急救小组,临时开通闭环绿色通道,拉出警戒线、设立隔离通道,腾挪一间相对独立的治疗室,调配抢救机器、器械和人力。之后,医护人员身穿“大白”在这里为王先生开展透析治疗,4小时之后,王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生命危机解除。

医院肾内科主任蒋卫杰介绍,疫情发生之后,医院血透室医护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分白天黑夜,加医院外转来的5批次、多人次血透患者进行了治疗。

肿瘤患者个体化疗空中会诊远程指引

44岁的徐女士家住医院附近,医院治疗需动手术,术前徐女士已化疗8次。疫情期间,患者成为密接人员在隔离点隔离,此时,她还有几次化疗无法治疗。

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后,医院的肿瘤外科专家,通过互联网平台远程会诊,根据病情变化及疫情隔离实际情况,讨论制定后续新的个体化化疗方案。静安区医政科,医院医务部、护理部、门诊办、药剂科等参加会诊;药剂科专门给徐女士采购化疗药,医院开通闭环绿色通道,为徐女士延续治疗。

鉴于对治疗效果的担心徐女士心里负担重,加上疫情产生焦虑的烦躁情绪,让她很悲观,医护人员告诉她:

医院会与原来的主治医生一起制定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让徐女士吃下一剂“定心丸”。

随后,消除了顾虑的徐女士积极配合,先后度过了化疗后骨髓抑制、胃纳减少和乏力等化疗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本次化疗治疗,自述症状明显好转。

记者:王文瑛

图片:王文瑛

原标题:《他们打破“常规”救治病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rhzl/1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