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临床上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耐量的下降,并且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降低相关。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Exercise-basedcardiacrehabilitation,EBC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虽然其带来的益处显著,但是国外住院后的心力衰竭患者也仅有不到十分之一参与到心脏康复中。本次评述中将重点讨论进行EBCR心力衰竭患者的选择和开始时机,并探讨最佳的运动训练强度。患者的选择和开始时机监护下的EBCR被推荐用于所有临床情况稳定的,NYHA心功能分类在I-III级的心衰患者(根据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关于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指南,临床稳定性定义为NHYA心功能分级没有进展,以及6周内没有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或手术)。住院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年龄往往较大,有明显的活动障碍,对这些个体的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也有限。即使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经验丰富的心脏康复团队监护下尽快考虑进行个体化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训练。一旦临床病情稳定性时,应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参考Table1进行)等综合评估后进行EBCR。运动强度和运动模式的选择中等强度连续耐力训练一般用于临床情况稳定心衰患者的EBCR包括功率车、步行、慢跑、划船等肌肉耐力训练,每次连续进行45-60分钟,每周3-5天。耐力训练运动强度可以基于峰值摄氧量,最大心率或主观劳累程度来确定。测得峰值摄氧量的心衰患者,推荐的初始训练强度在峰值摄氧量的40%~50%之间,并且逐渐增加至70%~80%,如果测量到最大心率,推荐的训练强度范围为40%~70%?(最大心率-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如果未测量峰值摄氧量或心率,训练强度可基于Borg评分中的10~14分间进行。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进行计分的Borg评分表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强度间歇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运用受到了广泛
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yfbf/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