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力衰竭领域进展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组长杨杰孚

心力衰竭领域7大热议话题

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entresto上市

年7月,FDA批准新型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entresto上市。entresto包含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sacubitril,临床试验时被称为LCZ。该药获批主要基于PARADIGMHF及PARAMOUNT试验。PARADIGM-HF试验纳入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例,LCZ组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发生率为21.8%,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26.5%)。PARAMOUNT试验纳入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例,与缬沙坦组相比,LCZ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降低了23%。

entresto被批准上市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近年来在探索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发新的心衰治疗靶点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失败。如ASTRONAUT及ALTITUDE研究显示,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在心衰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中未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心衰再入院率。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公布的NEAT-HFpEF研究提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后活动水平降低,不能改善6min步行距离、生命质量及脑钠肽原(proBNP)水平。年11月,JAMA杂志发表的SOCRATES-REDUCED试验显示,vericiguat未能有效降低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proBNP水平。

2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功能与结构恢复

一直以来,心衰被认为是不治之症。Merlo博士及其同事对接受循证药物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评估左室功能和结构的恢复情况。在随访至第20个月时,15%(63/)患者的左室功能恢复。在随后长期随访(±9个月)中,这些左室功能恢复的患者中60%(38/63)左室结构和功能得到持续改善,无心脏移植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这项研究结果对于心衰患者而言是与疾病抗衡的一线希望。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沉浸在这份喜悦当中,因为在经药物治疗后初始病情稳定的患者中,超过30%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临床情况恶化,相关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室性期前收缩增加心衰及死亡风险

年7月,JACC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室性期前收缩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及心衰事件和病死率增加有关。研究纳入了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且无心衰病史的受试者(平均年龄70岁;57.7%为女性)。根据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将受试者分为4组,与室性期前收缩频率最低组相比,频率最高组5年中LVEF降低的风险增加3倍[比值比(OR)为3.1,95%CI1.42~6.77],充血性心衰风险增加48%[危险比(HR)为1.48;95%CI1.08~2.04],死亡风险增加31%[HR=1.31,95%CI1.06~1.63],室性期前收缩相关心衰风险为8.1%(95%CI,1.2~14.9)。这表明室性期前收缩与普通人群的心衰有重要关系,并能增加病死率。因此,通过药物或消融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可能降低心衰和死亡的风险。

4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更优抉择——empagliflozin

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期间,公布了EMPA-REGOut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yfbf/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