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脏起搏治疗心衰新模式我院成功开展1

近日,在九三学社社员、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姬富才带领下,我院心内一科介入手术团队在多年成功开展各类起搏器植入手术基础上,于年12月14日成功完成1例复杂疑难高龄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实现了三门峡区域此项技术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起搏器植入技术领域步入新水平。

针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有句话叫做:心动过缓,起搏帮忙!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必须通过起搏治疗保障基础心率。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是将右室电极放置在右室心尖部或者间隔部,其心室起搏导致的心电图中QRS波都比较宽大异常,图形上类似于右心室起源的室性早搏,这种起搏模式从心电学上间接导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从而使得左心室激动延迟,造成了心室收缩不同步,部分病人可因此发展出现心力衰竭。从医学专业角度上看,如果纠正了这种左束支阻滞,对此类病人可明显改善心功能。进一步而言,部分心肌病、心衰伴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纠正左束支阻滞来达到治疗心衰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本例患者张某,男,85岁,此次因突发“头晕、胸闷、胸痛、气短10小时余”为主诉于年12月09日入院,急诊科行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率约30次/分,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心率波动于45次/分左右,患者仍有症状,遂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因患者院外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故拟停药5天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入院后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动过缓。化验NT-proBNP示:pg/ml,明显升高,考虑存在心力衰竭。针对该患者,传统手术最佳治疗为三腔起搏器植入术,费用约15至20万元左右。但该患者高龄,家庭经济一般,姬富才主任经与患者家属商议后,决定为其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使心脏恢复同步工作,纠正已出现的心衰。

1.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率30次/分,QRSms2入院后化验BNP:pg/ml3.临时起搏器植入后心电图:QRS波ms

手术于年12月14日16:20开始,医院董淑娟教授现场指导,因患者高龄,静脉血管走行严重异常畸形,且其配合整体极差,术中一度出现患者蜷曲下肢引起的临时起搏器脱落而致使阿斯综合征发生,在胸外按压下成功复位临时起搏电极后,手术才得以继续。手术历时近3小时,过程异常艰难。在姬富才主任带领下,心内一科介入团队不断努力,细心谨慎操作,在监护模拟心电图及X线影像支持下,成功完成该例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的植入,后送入心房电极至右心耳处固定。经测试两根电极各项参数,均为理想值,连接起搏器,逐层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复查胸片、心脏超声未见特殊异常,于术后第8天拆线后出院,手术总花费约6万元。

4.静脉造影示:左锁骨下静脉走行极低,并有明显狭窄畸形(上图);右锁骨下静脉走行极低,成角锐利并扭曲狭窄(中图),穿刺极为困难,成功穿刺后图像见下(下图)5.永久起搏器电极未到位,临时起搏器脱落至右房图,患者出现阿斯综合征:6.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成功植入后造影显示图7.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图:8.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电图:QRS波仅ms,完左消失,心脏恢复顺序及同步起搏9.术后复查胸片图:10.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图:箭头所指为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

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目前最受临床   本次该例复杂疑难高龄左束支区域起搏术的顺利开展,表明我院心血管内科已成功掌握了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新治疗技术,是我市心脏起搏技术迈向新高度的标志。这种更生理、更健康的心脏起搏方式必将造福广大峡市及周围省市相关患者!

编审:尚蓬格整理:陆家骏供稿:心血管内科一区

医院

医联体24小时绿色转诊服务

或拨通急救后要求“医院”派车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yfbf/9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