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X+e1
M=aX+e2
Y=cX+bM+e
下一步,我们需要问中介变量如何选择?研究假设从何而来?肯定不是凭空而来。有理有据才构成我们的科学研究设计。二、怎样开展一项中介效应研究?1.文献回顾大量的相关研究结果不仅启发我们提炼研究问题,而且支撑我们进行研究设计。如图所示,在这篇文章的前言位置,作者在介绍了职业倦怠之后,先引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介绍心理弹性、积极情绪这两个重要概念,同时用一个个研究结果来推出研究假设。不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没有直接假设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而是写研究目的为探讨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变量间关系积极情绪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我们再看这一篇,如图,作者推出研究假设为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在慢性心衰患者D型人格和心理压力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变量间关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2.理论基础除了过往研究结果的支持,一个我们可参考的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理论。这个我在我们硕博论文和英文文章里见的更多。比如健康信念模型指出,个体认知、信念和健康行为之间相关,针对服药依从这一行为,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服药顾虑信念、服药必要信念在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概念框架再看一篇学位论文,我们直接看技术路线图来了解作者研究思路,先是做了文献研究,来明确变量内涵和相互关系,再由理论来推导具体的概念模型。社会认知理论中三元交互模型阐述了个体特征、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认为①人的个体素养(信念、动机)可引导行为,而行为及其结果可以影响个体的思维、情绪;②个体特征(性格、社会角色)可引起不同的环境反应;③行为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人可以通过行为改变环境,同时行为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基于社会环境因素、个体认知和个体行为相互影响的论点,对应本研究中的社会支持、电子健康素养、中老年群体的健康自助行为相关联系。技术路线图再看另一篇研究,基于知信行理论,以人口统计学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临床护士胰岛素规范注射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作用机制。其实知信行理论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了,信念在知识和行为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也已经在很多情境中得到了验证,那这篇文章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我们会发现假说4提及了调节变量。如果两个变量(如Y和X)之间的关系是变量Z的函数,即Y和X的关系受到Z的影响,就称Z为调节变量。研究假设在该研究中,除了验证知识通过信念对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还得到知识、信念、行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人群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可以看图,每一个项目对应的路径系数在变化。作者对被试对象进行群组划分,进一步研究某一个特定群体下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在加入调节变量的分析后,这篇研究更具临床价值。部分分析结果三、用什么统计学方法?我们重新回到这幅图,我们要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显著,即ab乘积是否显著。变量间关系这里面还涉及,总效应c=ab+c’,因为ab又称间接效应,c’为直接效应。目前护理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检验方法是Bootstrap法,基本操作是从样本中重复取样,计算系数乘积ab的95%置信区间是否包含0,若不包含0,则系数乘积显著,如图。部分分析结果上述过程使用SPSS中的PROCESS插件或者R、Mplus等都可以实现。关于统计部分更具体的操作,有需要的可以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