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卢永昕教授
编者按:与普通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老年、妊娠期及围术期心力衰竭患者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给予
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老年人群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且通常多个并发症或合并症共存,常需要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此外,与一般人群相比,老年患者尤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因此,年ESC心力衰竭指南强调,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根据虚弱评分标准监测患者虚弱状态有无恶化,寻找可逆性诱因或病因;全面了解所有使用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其剂量应缓慢调整达到理想的状态,密切监测临床情况;尽量减少复方制剂、减少用药种类/剂量和简化处方;需考虑停用某些对缓解症状或提高生活质量不能立即起效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调整利尿剂的剂量和给药次数以减少停药风险。此外,指南强调要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是否需要由专家、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老年管理团队共同为其患者及家庭提供追踪及支持。
就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而言,应坚持个体化整体考量。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患者基础心脏病的病因及诱因,确定有无并存疾病;要评估重要器官功能及全身状态(有无虚弱、痴呆,营养装填以及是否存在恶病质及肌衰弱);要整合所有药物并选择最必要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下缓慢逐渐加量,确保副作用最小;需放宽治疗靶目标,在个体中寻求最佳平衡;还需积极识别生命终末阶段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关怀,避免过度治疗。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用药时应
妊娠心力衰竭的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类型多样,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力衰竭、全心力衰竭、非特异的心源性充血症状、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等,心力衰竭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而言,孕妇所处阶段不同,治疗原则也不一。妊娠末期可选择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地高辛、噻嗪类利尿剂,在患者射血分数不足35%时还可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产后则应选用RAS系统阻断剂和β受体阻滞剂,并予以利尿、扩血管、抗凝;在急性期或危重期则应积极开放气道、吸氧并监测循环;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则应采用左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非常规手段。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围生期心肌病而言,溴麦角环肽可实现老药新用。有研究发现,其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围术期心力衰竭的治疗就围术期心力衰竭而言,可分为非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出现心力衰竭、心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出现围术期心力衰竭以及心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手术期间出现围术期心力衰竭。就非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而言,大量输液是最常见的诱因,故控制液体量最重要,对其应控制输液速度;还应监测血压、尿量等可反应血液动力学的指标,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为什么患妇科病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些触目惊高血脂症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