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期专栏由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展文国主任医师分享如何用小青龙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散见于中医学“胸痹”、“心悸”、“水肿”、“喘证”、“痰饮”等疾病论述中。心衰病位以心为主,与肾、脾、肺相关。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以心气、心阳亏虚为主,标实主要是血瘀和水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病理特点。小青龙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案例
梁某,男,50岁。
初诊:年1月4日。
主诉:突发大汗淋漓,心慌、胸闷、气短1小时。
现病史:患者为报社资深编辑,经常外出采访报道,工作繁忙,劳累过度。今日又感受风寒之邪,头身疼痛,平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加重腰痛。怕冷流涕,咳嗽咯吐白色泡沫痰,畏寒肢冷,无恶心呕吐。自己服用感康和六味地黄丸咳嗽胸闷加重,三天后症状不能缓解。就诊时突然大汗淋漓不断,四肢疲乏无力,面色苍白。
查体:血压:/mmhg,心率次/分,呼吸25次/分,体温38度。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持续喘鸣音。刻下症:咳嗽咯吐大量白色泡沫痰,心慌、胸闷、气短,出冷汗,四肢冰凉,嘴唇青紫。舌质红,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脉浮细数无力。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外感风寒,引动伏邪,心阳亏虚,心脉瘀阻。
治则: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温阳化瘀,回阳救逆。
方药:小青龙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处方:蜜制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6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3g,半夏6g,瓜蒌10g,薤白10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6g,绛香10g,丹参20g,附子9g,人参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山萸肉15g。水煎服。一日一剂。3剂。
二诊:服用三剂后体温回复正常,心悸胸闷气短减轻,出汗减少,四肢温暖,口干。
血压:/80mmhg,舌质红,舌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浮缓。
证属:心之气阴不足,上方取生石膏,加麦冬10g与人参、五味子相配伍组成参麦饮,益气养阴。继续服用14剂病情好转。
按语: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理因素,劳累和服药不当进一步促进了心力衰竭的发生。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本次外感风寒,引动伏邪,咳嗽气喘,胸闷气短,咳吐泡沫液痰。
温馨提示:药方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仅供参考,!!!
文章作者:
(专栏人物:展文国)
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省肿瘤专业委员,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稿50余篇,评为年度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并被甘肃省卫生厅定为裴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疾病、妇科病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温馨提示:
*最近添加小编白癜风那里治的好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