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下周家有大中医

小二导读:

心衰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症。心衰指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下周,FM95.2与世医堂联合播出的《家有大中医》将邀请世医堂中医专家:裴强伟您进行分享

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病因病机:

心衰是因心痹、肺心病、心瘅、胸痹(心痛)、高原胸痹或风眩等病,病程日久,或过度劳累,损伤心气,阳气虚衰,搏血或运血无力,气虚血瘀,心脉不畅等引起。或突发心动悸,本已虚弱之心气无力以应,而诱发或加剧心衰。心阳不足,经气不利,血行不畅,水气内停,泛滥肌肤,凌心射肺,则发为心悸、喘促、水肿等症,而为心衰。

中医诊断方法:

1、问诊以心悸,喘促,水肿为主证。轻者,劳累后心悸,气短;重者,动则喘促,心悸澹澹而动,水肿尿少,甚则静息亦喘,倚息不得卧,心中澹澹大动,尿少水肿加重。多伴咯血,脘腹胀痛,恶心纳呆等。既往多有卒心痛、痰饮、水肿、肺胀、风旋病史。

2、闻诊气息短促,语音前轻后重,甚至喉中痰鸣,心脏听诊多可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律失常,两肺可闻及湿罗音。

3.望诊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甚则昏厥谵妄,汗出或大汗淋漓,口唇、爪甲青紫,咯痰呈粉红,泡沫状,舌淡或紫黯,舌系带络脉粗紫,苔薄白或白腻、黄腻。水肿轻者,足附浮肿;重者,四肢、躯干水肿;甚者,胸水腹水。胸部X线示:心脏扩大,肺间质水肿、胸水等。颈动脉搏动图示:射血期前时间(PEP)增大,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中心静脉压或肺楔压升高,心指数降低。

辨证论治:

1.心肺气虚,血瘀痰阻: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剧,咳嗽,咳吐白痰,或咯血痰,神疲乏力。舌黯红,苔薄,脉结代。

证候分析:心主血,肺主气,心肺气虚,气不行血,心脉瘀阻,则心悸,胸闷气短,唇甲紫绀;动则耗气.故活动后症状加剧;肺失宣降,痰饮阻肺,则咳嗽,咳吐白痰;血瘀肺络测咯血痰;子病及母,肺脾气虚测神疲乏力;舌黯红,苔薄滑,脉结代,均为心肺气虚,血瘀痰阻之征。

方药:养心汤:党参15克、黄芪20克、炙甘草、桂枝、当归、川芎、半夏各9克、茯苓15克随症加减。两颧黯红,唇甲紫纣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益母草15克,以加强活血化瘀;咳吐白痰,喘憋不得卧者,加葶苈子15克(包煎)、桑白皮15克,以泻肺化饮。功效:补益心肺,活血化痰。

2.气阴两虚,心血内瘀:症见心悸怔忡,稍活动即加剧,神疲乏力,头晕,盗汗,颧红,心烦失眠。舌质偏红,脉结代或细数。

证候分析:气阴两虚,气不行血,阴不化血,心血内瘀,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动则尤剧;气虚,则神疲乏力;血虚清宫失充,则头晕;阴虚内热,则盗汗、颧红;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

方药: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9克、桂枝9克、生地12克、酸枣仁15克、丹参15克随症加减。阴虚内热,烦热盗汗、心悸明显者,加黄连3克、知母9克,以清虚热;伴足肿者,加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己15克,以健脾益气行水。功效:益气敛阴,活血养心。

剧透不能太多

更多精彩内容还是要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jcff/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