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太极哈佛等多方研究证实常练太极

      导读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太极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作用。

第一部分展示国内直接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展示国外,特别是哈佛医学院的研究;

第三部分的展示,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就运动疗法,腹式呼吸及中医健身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都从特定的层面揭示了太极拳对心力衰竭患者一定的康复作用。

    

01国内研究

研究一

      

由姚成栋、李福等合作所著研究文章《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发表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8月19卷。

    

方法:

选择CHF患者例(心功能Ⅱ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70例)和太极拳运动康复组(康复组,8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康复运动,为期6个月.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及6个月期满时分别测试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在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45.4±12.2)分∶(2.6±14.5)分]、6MWT[(±)m∶(±94)m]、LVEF[(9.62±7.28)%∶(48.6±9.7)%]、LVEDd[(65.±8.1)mm∶(60.7±6.5)mm]均有明显改善(P〈0.01).

结论:

太极拳运动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研究二

发表于年《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的研究报告《太极抱球云手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NYHAⅢ级)患者心功能康复的研究》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药物联合日常步行运动;C组采用药物联合日常步行和太极抱球云手运动方案.观察三组患者4周后心功能变化(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BNP浓度、心脏彩超指标及6-MWT)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4周后,各项指标变化:

①NYHA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A组为70.5%,B组为81.8%,C组为90.9%,说明三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均有疗效,组间疗效对比为C组A组;

②血浆BNP浓度对比:组内与组间对比(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疗效对比为C组、B组A组;

③6-MWT比较:组内与组间对比(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疗效对比为C组A组;

④心脏彩超指标(LVEF、LVEDD):组间对比(PO.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内对比(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⑤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组内与组间对比(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疗效对比为C组A组、B组。

结论:

药物联合运动康复方案在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由CHF导致的活动受限,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说明康复运动对CHF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太极拳具有养心护心的作用,对心脏进行靶向性功能锻炼,而心为五脏之主,通过对肺、脾、肝、肾等脏腑以及经络、筋肉、骨骼的协调作用,共同达到增加心肌供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减轻心脏负担,进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

无论是太极运动还是步行运动,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一种,不仅有效地节约医疗资源,同时能够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适量的运动对CHF患者本身心理状态有着非常积极的导向作用,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同时因其行之有效、经济实用、便于开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研究三

1.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医院李媛媛、赵松伟所作的研究《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及护理体会》通过详细对照研究证明:太极拳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数据见下图:

2.练习42式太极拳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练习42式太极拳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发表于《中医研究》期刊年18卷第5期,其研究显示:

从血脂、6分钟步行试验及无创心功能检查等方面,对60名练习42式太极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6个月临床观察,发现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提示坚持太极拳锻炼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提高和康复.

.简化太极拳运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功能的作用

02国外研究

下图里面的文章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年4月25日发行的《内科学文献》(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告,与仅接受教育的患者相比,定期打太极拳可使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改善。

研究者、BethIsraelDeaconess医学中心以及哈佛医学院补充和综合医疗研究与教育系助理教授GloriaY.Yeh医生及其合作者指出,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的身心运动,包括流畅的圆弧形动作、平衡、重心转移、吐纳、视觉和专注力的练习。“对于HF患者而言,太极拳可作为一种运动选择,它整合了多种相关运动方式,包括轻至中度有氧运动、上肢和下肢训练以及核心力量锻炼”。

太极拳干预包括由有资质的教练指导的为期12周、每周2次、每次1h的群体课,并鼓励患者在家中练习,每周至少次。对照组患者每周2次参加执业护师授课的教育课程,并被告知在研究期间不要进行太极拳运动。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7岁,平均基线LVEF为29%,中位NYHA分级为Ⅱ级。多数患者接受b受体阻滞剂(86%)和ACE抑制剂(85%)治疗。

结果显示,12周时,与健康教育组患者相比,太极拳组患者的MLHFQ评分、情绪状态评分(总的情绪障碍、抑郁和活力分量表)以及心脏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血清生物标记物无明显变化,包括B型利钠肽、儿茶酚胺和C反应蛋白(Arch.Intern.Med.;:-7)。

“据说,心-身运动(如太极拳)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有利调节效应。事后分析显示,静息心率较高(推测为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更明显)者进行太极拳运动获益更显著。”在6个月时的电话随访中,4例(68.0%)太极拳组患者报告继续进行练习(包括每日、每周和每月练习),未发现与方案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

哈佛大学医学院病人护理、医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根据年龄和运动强度的不同,打太极消耗1.6到4.6的代谢当量,最大能达到50%到74%的心跳率。

“在心力衰竭患者训练时,太极似乎是一个安全的替代运动。”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一般医学和基础护理部门医生、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医学博士格洛里亚·Y.叶说,“太极是安全的,如果每天坚持打,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自我效能和情绪。”

不过她也指出,“尽管在某些物理基准前提下,太极补充了医疗标准护理新方法,但是慢性心脏衰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患者会越来越衰弱,患者能否独立生活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这些人的情绪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建议要进一步研究基础科学,包括太极让心血管疾病病人受益的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的动作——深呼吸、有氧运动、可能影响自主生理学、运动能力或情绪等。

0相关研究

1.临床不乏通过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者锻炼效果的研究,太极拳是运动疗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太极疗法”的有效性。

2.从有氧运动角度看,太极拳属于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有氧运动之一,因此间接表明坚持练太极拳对心力衰竭者有一定的康复功效。

.从呼吸上看,腹式呼吸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帮助,也可以在太极拳的深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中得到体现。

4.太极拳,像五禽戏、八段锦一样,也可以作为中医健身操促进慢性心力衰竭者康复。

声明:本







































白癜风治疗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zgt.com/ysjk/1209.html